Document

清风传情添动力 监督护航助发展——定陶区纪委监委“三个双”工作法护航基层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字号:        

    

“前段时间区纪委监委的同志来走访,把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二维码贴到了我们厂门口,扫一扫就可以反映问题,特别便捷。这让我觉着我们这种在村里的小厂子也是被保护、被关心的,感觉特别暖心。”定陶区滨河街道家具厂负责人由衷地表示。今年以来,为推动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向基层延伸,为乡村振兴添加动力,定陶区纪委监委推行一系列措施,全力护航基层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线上监督、线下调研双线融合,将监督送到企业门口。线上平台打通监督末梢专门搭建营商环境监督举报平台,建立了基层营商环境“直通车”,凡企业通过平台扫码举报的问题,“一键直达”区纪委监委,分管领导直接督办,减少层层批转环节,缩减时间成本。线下调研全面了解实情联合镇(街道)机关干部逐户走访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小作坊),在显眼处张贴“清风护企”监督平台宣传海报,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给企业增加负担的基础上,常态化联系企业。“在开展‘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中,往往都是规上企业、大项目是重点关注对象,小微企业、特别是农村的小微企业成了关注盲区。我们采取用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将监督送到企业门口护航小微企业发展。”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程波说。

监督闭环、整改闭环双环相扣,将质效贯穿监督全程。纵向联动构建监督闭环运用“室组地”联监督机制,将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道)纪(工)委划分为6个联合工作区,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补位、互相配合,对各镇(街道)、责任单位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实现监督护航“不缺位”同时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嵌入式监督模式,在前期选聘营商环境监督员的基础上,选聘区乡村三级作风监督员45名,当好基层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晴雨表”,实现监督“全天候”。开门整改构建整改闭环对收集问题台账式销号管理、分类处置,制定问题转办单、办理情况回复单,实现快转快办快反馈实名举报问题,问题核查或处理结束后及时与企业沟通反馈,由企业评价办理情况,用“开门整改”实现真正整改。

正向引导、反向倒逼双向发力,将责任压实干部肩头。强化正向引导推出定陶区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9条“负面清单”明确“不可为”,9条“正面清单”鼓励“应多为”,明确政商交往界限,并在各镇(街道)服务大厅张贴海报,时时提醒党员干部分清界限。同时,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工作力度,让广大党员干部敢担当、敢干事、敢创新,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强化反向倒逼与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专项整治融合推进,加强损害基层小微企业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摸排对损害营商环境问题“零容忍”,倒逼各镇(街道)、责任部门扛牢责任,引导党员干部守牢政商交往纪律红线,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办理优化营商环境类案件1545人,制发营商环境类问题纪检监察建议5份,通报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244人,全区敢担当、敢作为,为基层小微企业发展护航助力的良好生态日益形成。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菏泽市纪委监委